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网 海内华人 历史 查看内容

1861年,澳大利亚华人和白人爆发内战,伤亡多少人,结局如何

2025-4-17 11:36| 发布者: 华人网| 查看: 1566| 评论: 0

摘要: 不知道读者在看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一股诡异感?他跟英国隔着整整一个地球,英国想把点儿什么东西放到澳大利亚,运输成本高到爆炸。而且澳大利亚周围的印尼菲律宾也不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是怎么做 ...
不知道读者在看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一股诡异感?

他跟英国隔着整整一个地球,英国想把点儿什么东西放到澳大利亚,运输成本高到爆炸。

而且澳大利亚周围的印尼菲律宾也不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是怎么做到隔着一个地球控制那么大一片领土的?

在英国开始殖民澳大利亚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全英国跑的最快的船是威利号蒸汽船,1小时能跑50km。

而从伦敦出发,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澳大利亚航线距离约为16,820公里。

这意味着英国人想要到达澳大利亚基本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航行时间,那他们是怎么掏出那么多人力物力挖金矿修铁路的呢?


而且在当时不可能有船一口气连着开这么长时间,英国想要去澳大利亚必须要有大量船工参与才能成功到达。

所以英国人想要成功殖民澳大利亚,必定是受到了华工的帮忙。

另一个因素是,从广州到澳大利亚只需要十六个小时的时间,加上在18世纪,印度和马来亚这些英国的殖民地经常发生叛乱。

因此,英国人会选择有美食和美景的广东停泊,然后转往澳大利亚,而不是叛乱的穆斯林的湿热和蚊虫马来亚。

通过这些英国殖民者,不少广州人知晓了遥远的大洋深处,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一些胆子大的人开始跟英国人一起移民。

最先成为澳大利亚殖民者的汉人名叫麦世英,出生于1789年,广东人,他是来到澳大利亚的第一个中国殖民者,1880年去世。

这个麦世英是广州的一位匠人,擅长木工活,尤其以修船闻名,经常帮助来中国的各种外国人维修船只。


他在广州开了个修船厂,有船工几十人,后面在修船时结识了一位好友,这位好友叫布莱克斯兰——澳大利亚历史上最知名的开拓者,被称为澳大利亚的哥伦布。

布莱克斯莱见麦世英修船技术不错,干脆让他跟自己去澳大利亚,还把他介绍给了当时澳大利亚的总督。

刚到澳大利亚,麦世英就发现了一个商机:庄园的英国囚犯居然用石碾子榨油,原因是澳大利亚这个地方太穷,太破,本地人无法生产铁钉,少量的珍贵铁钉都用在盖房子上了,导致做不出来榨油机。

麦世英直接用榫卯结构做出了亚麻压榨机(1824年),并且这玩意儿现在还留在米尔顿故居博物馆。


这一举动直接震惊了庄园里面的昂撒囚犯,早期的澳大利亚这个地方简直人均胎教水平,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因为盗窃罪被流放过英国屁民和爱尔兰老农。

麦世英顺理成章的在1823年2月3日与白人女性莎拉·简·汤普森结婚。

他们育有四个儿子,麦世英知道外国人是姓在前面,名在后面,于是决定让自己的4个儿子全部用自己的姓氏当名,这4个儿子分别是

约翰·詹姆斯·夏英(JohnJamesShying,1823年-1885年)、乔治·休·夏英(GeorgeHughShying,1826年-1893年)、詹姆斯·亨利·夏英(JamesHenryShying,1828年-1891年)、托马斯·琼斯·夏英(ThomasJonesShying,1830年-1894年)

身为殖民地的原始股,老麦还成功分配到了自己的土地,后面他于1829年成为帕拉马塔狮子酒店的老板,建立起了澳大利亚的第一条华人街,

同时,他还回到广州老家招徕同乡去澳大利亚发展。

从广州到澳大利亚需要10天不到的时间,而从英国需要一年以上,这是华人经营澳大利亚的天然优势。


新南威尔士州州长给老麦的信

对于船长来说,从广州开船到澳大利亚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工作。

所以来到澳大利亚的中国人很多人都能自费,这点优势是英国人完全比不了的。

在老麦的努力下,从1823年到1855年,有20万中国人在墨尔本下船,前往金矿区。

1861年,澳大利亚殖民地至少有24万名中国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比如本迪戈市有5,367名中国男性,只有一名中国女性。

因为这些华人全部都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并且头脑聪明,精明能干,本地的白人女性基本上都被他们抢跑了,这让澳大利亚的昂萨人感到十分恐惧。

澳大利亚这个地方本来就男多女少,澳大利亚的白人男性文化水平低,不爱干净,说话粗鲁,喜欢打老婆,沉迷于喝酒。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这些白人男性都是因为在英国抢劫偷盗才被流放去澳大利亚的,属于最底层的废物白人,其性张力完全竞争不过广东福建的中国华工。

不久之后,汉人和昂撒人的矛盾最终还是爆发了。

威廉·德诺万是本迪格的一个底层白人该溜子,不仅是无业青年,还沉迷于酒精,干家暴。

他的老婆受不了他,出轨了一个汉人餐馆老板,威廉·德诺万跑到中餐厅闹事,结果被餐馆老板打了一顿。

1854年7月,《本迪戈广告报》报道称,威廉·德诺万呼吁起义,目的是“将中国人赶出本迪戈金矿”。

在媒体的煽动下,当地很多白人也拿起武器,结果华人以宗族为纽带,呼啦超一下子来了好几百人,最后在本地警察局的调整下,双方才勉强握手言和。


这种情况直接把澳大利亚政府吓坏了,这让他们想起在南非的前车之鉴,自从黑人移民到南非后天天暴乱喊着要杀光白人,在澳大利亚可不能变成第二个南非呀。

因此1855年,维多利亚州议会通过了《限制华人法案》,这些限制措施包括对黄色人种征收10英镑的人头税。

该法案的效果立竿见影,1855年有超过10,000名中国人抵达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但1856—1857年间总共只有三百名中国人抵达墨尔本。

在排华法案的鼓舞下,白人不断挑事,1858年,在戴尔斯福德和卡斯尔梅恩这两座城市分别发生了上千名华人和白人聚众斗殴事件,都被警察调停了。

澳大利亚政府并不想得罪双方中的任意一方,但是这种态度只会让事态变得越发越严重

在种族对立最尖锐的时候,汉人急需更大的生存空间,于是他们离开了英属澳大利亚的边界,一路朝着澳大利亚西部的原住民部落走去,决定开始自己的西进运动。


这些汉人建立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市阿拉拉特,并且在旁边发现了一个新的金矿,在这里建立起了中国传统瓦房,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建立的唯一一个殖民地。

当地的原住民是贾布·沃伦人,很快他们四分之三的人口就死光了,其中一半人死于外来疾病、有毒的面粉、患病的毛毯以及传统食物短缺导致的饥饿,剩下的人死于步枪袭击。

虽然华人主动撤出沿海地带,但白人还是不打算放过他们,

随着阿拉拉特城的建立,汉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大到不可复加。

1857年1月,双方爆发了抢夺洛基河水资源的冲突。随后,1857年在阿德隆和1858年在坦巴鲁拉又爆发了严重冲突。

在维多利亚州,双方在巴克兰河金矿区屡屡发生冲突,并于1859年7月爆发了火拼。

当然了,澳大利亚的华人可不是印第安人和黑人这种待宰的羔羊。


当地的华人老板很快的敏锐意识到了维多利亚州提出的《排华法案》和南威尔士州的人权法案有相抵触的地方,于是开始对新南威尔士州的州长查尔斯·古珀施加压力。

甚至有的中国人拿出1860年的《北京条约》找到里面的规定中国和大英帝国的臣民在各自国家的法律下享有不被剥夺的个人权益这一条规定。

最后新南威尔士州屈服了,导致上千名中国人抵达布朗贡建立新城市。

可是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一个由囚犯和小偷成立的国家,你跟他们说法律我听起来都想笑。

囚犯们看到又来了一船华人吓得眼珠子都要飞出来,赶紧用铁链子把自己的老婆拴好,锁上大门,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争,兰明平原战争爆发了

1861年2月,8,000名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出生的金矿工人组成了叫昂撒工人联盟,开始举行大规模集会,呼吁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颁布排华法案。

起初3个月,这些工人和华人并没有发生暴力事件,然而到了6月30号,事情突然起了变化。

夜里2点,在一家啤酒馆里,矿工威廉·鲁普顿一边喝酒一边对着100多名昂撒工人高声喊道:

“中国人抢走了我们的土地,抢走了我们的黄金,抢走了我们的工作和面包,抢走了我们的女人,现在的昂萨人必须团结起来,把这些黄种人赶出我们的家园。”

威廉还散播谣言,说中国人已经花钱贿赂了新南威尔士州的官员们,通过放贷控制了新南威尔士政府,并且中国人还有一些秘密地下会议,可以操控澳大利亚的物价,还造谣说道下个月会有1.5万名中国人来到悉尼。

凌晨,六千名武装昂撒人袭击了大约4,000名睡梦中的中国人,他们首先袭击了BackCreek矿区,那里扎营着1500-2002名中国人,他们到处捣毁帐篷,抢劫财物。

许多中国人遭到残酷殴打,但是中国矿工很快利用狭小街道就和他们打起来了巷战,激战一个多个小时,无人死亡。

两个小时后,2,000多名中国人放弃了矿区,在20公里外华人老板的牧羊场附近扎营,开始筑起土墙,和白人展开激战。

这时,白人竖起了一面旗子,现在陈列在新南威尔士州扬市的兰宾平原博物馆。横幅上有南十字星和苏格兰安德烈十字星,上面写着“中国人滚出去!”


华人虽然当时人数处于下风,但在宗族+同乡的号召下,其他地方的华人很快也赶了过来。

这批华人不少是从闽粤两地移民过来的,或多或少都参加宗族械斗,因此参战的华人不仅组织度完爆四千昂撒矿工,还玩起了兵法,什么声东击西、分割包围、瞒天过海……把昂撒武装折腾惨了。

据统计,在半个月的战斗中,昂撒矿工死亡102人,伤600多人,而华人只死亡23人,伤150余人。

见白人情况不利,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立刻派出军队介入,要求双方立即停火。

华人见好就收,而昂撒武装不干了,声称澳大利亚的警察已经全部变成了中国人的走狗。

7月14日晚凌晨1点,威廉约一千名矿工武装袭击警察营地,警方不得不开枪击毙了威廉·鲁普顿。

中国人的反应如何呢?

他们选择了直接去新南威尔市联邦法院起诉,导致昂撒工人联盟被宣布为是非法组织,10余人被捕,头目还被击毙了


政府的这一举动给土澳囚犯们都看傻了

然后接下来中国人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了行政赔偿

1863年9月2日,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同意赔偿给中国人在叛乱中所遭受的财产损失。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他们所受赔的名单,这笔钱在当时真不是一个小数目,直接导致了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连续好几年的财政赤字。

这就是澳大利亚本土发生过规模最大的战争,这场战争之后几千名华人老板们联合要求的行政索赔已经不亚于战败后的割地赔款了。

1863年的兰明平原战争,可以说是汉人完胜,从此之后汉人在澳大利亚的地位开始直线攀升。


到了1875年,便是进入了汉人在澳大利亚的黄金期

这个时候的汉人到底有多霸道呢?

举个例子,帕尔默金矿,是由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威廉汉恩和诺曼泰勒在1872年发现的。

结果到1874年,中国老板们听说了又发现了一座金矿,大手一挥忽然一下子来了2万名中国人,到1876年的时候这座金矿就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

昆士兰州政府不得不1877年《华人移民管理法》对华人涌入征收了10英镑的人头税

这些华人老板们甚至开始在澳大利亚干起了老本行,开始直接卖鸦片,给土澳囚犯一个个的都变成了大洋洲病夫。

1885年,在新南威尔士州有近800家华人拥有和经营的商店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包括灌木修剪工、翻译、厨师、烟农、洗衣工、菜农、橱柜制造商、店主和布商

我们来列举这一时期几个知名华人。


先说一个当时普通的华人代表。

黄亚萨,1837年出生,1857年来到新南威尔士州,当过矿工,参加过兰明平原战争,后面娶了一个来自英国曼切斯特的女性阿米莉亚,生下了九个孩子。

他利用挖坑赚来的钱,获准购买约4,000英亩土地,黄又用这些土地饲养绵羊,还在街上开了一家小商店,为当地农民和牧民提供商品。

再说一个当时的华人资产阶级代表。

梅光达,1850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市南部端芬镇山底村,1859年,9岁的光达与其叔叔移民澳大利亚,他们来到新南威尔士州阿拉伦和布雷德伍德周围的金矿区。

他们家在兰明平原战争被白人拆掉了屋子,但州政府的高额索赔成为了他的第一桶金。

他非常聪明,在短时间内学会了英语,还皈依基督教,并且口直伶俐精明能干,很快被一个企业家看上,成为了他的教父。


在企业家的指点下,梅光达先是用积蓄投资一个小金矿,赚了钱,随后又用这笔钱在阿拉伦做房地产生意。

他还建立了连锁丝绸店和茶店,生意兴隆,随后建立了龙山茶室,这是澳大利亚第一家茶室。

1882年2月,他申请了商标来营销他的茶叶,并且把茶馆开进了维多利亚女王大厦的最顶端。

1886年8月30日,他与英国贵族玛格丽特·斯卡利特结婚。,玛格丽特的父亲斯卡利特男爵坚决反对他们的结合,拒绝参加婚礼,但是最后女儿以自杀为要挟,终于让父亲妥协

梅光达致力要把他的龙山茶室打造成澳大利亚最顶级的社交场所,有大理石喷泉和养着金鲤的池塘。

茶室和吸烟室位于一楼,二楼则设有阅览室,里面摆着荷马,莎士比亚,但丁的书籍以及来自中国的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三国演义。

1898年,悉尼市长马修·哈里斯还为光达位于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大楼的精英大厅揭幕。

茶室位于市场中心附近的一楼,面朝乔治街。铺着长毛绒地毯的楼梯通向二楼的多功能厅。


精英大厅可容纳近500人,设有一个带精雕细琢的舞台。另一端是精英餐厅,装潢高雅。

他的茶馆深受上流社会和贵宾的欢迎,1891年澳大利亚联邦大会的成员都曾在精英大厅用餐。悉尼妇女参政论者首次开会也选在他的茶室。

他还创立了林益堂,成为了澳大利亚华人的专有聚会场所。

他还为员工制定了新的和改进的就业政策,比如带薪病假。

1895年,澳大利亚的华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白人的生存空间,并且大多都是中产阶级,澳大利亚已经进入了高压状态。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富起来,强起来,然后再带动更多的中国人来到澳大利亚。

而梅光达一直希望澳大利亚可以实现种族和解。

当时极端白人主义群体痛恨中国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贩卖鸦片。其他的什么都还好商量。

在1895年的时候,大量的中国人种植鸦片并且贿赂警察,政府拿他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比如知名的澳大利亚大毒枭罗孔孟,和那些生活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华人不一样,他生活在种族歧视最尖锐的维多利亚州,于是坚持大量贩卖鸦片,并且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叫孔孟。


之前我们说那个拿着《北京条约》州长谈判的人就是他和两名华人律师

此人让老婆冠夫姓,直接把名字改成了孔孟,并且也是一生生12个孩子,让老婆穿着古希腊的衣服,自己体验体验东方压倒西方的感觉,并且家里有几十名白人奴隶。

有这种生十几个小孩,还养几十名白人奴隶的华人黑老大存在,种族团结没法实现。

于是梅光达开始呼吁华人停止贩毒,尝试着和本地的白人和平相处。

1894年,他直接回国觐见张之洞,阐述白华和平相处的理想,被张之洞授予正五品顶戴,光达的父母和祖父母也同时被授衔。

这一举一动直接让澳大利亚政府感到,这些华人还和美国的那些黑人不一样。

毕竟美国的那些黑人再怎么着也不会受到非洲势力的干涉,澳大利亚的华人背后真的是有一个4个亿人口的国家啊。

这些移民跟他们的祖国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是最让澳大利亚难受的。

1901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被迫承认了农历新年是澳大利亚的法定节假日,为庆祝第一届联邦议会的召开,华人游行了两条龙穿过街道。


1901年6月,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对黄色人种重拳出击

白人彻底忍不了了,他们出台了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只在于把澳大利亚变成一个纯种的白色人种国家

白澳政策引起日本政府的强烈抗议,伦敦方面也抱怨称,澳大利亚此举无端损害了英国与日本的关系,而英国视日本为对抗俄罗斯的潜在盟友。

该法案借鉴了南非纳塔尔殖民地的类似立法。总理埃德蒙·巴顿说:“人类平等原则从未打算适用于英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平等。”

提出白澳政策的司法部长阿尔弗雷德·迪肯说:“中国人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他们勇于承担新任务的能力和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使他们成为我们强大的竞争对手。”

梅光达反对这项白澳政策,结果呢?

1903年7月26日,梅光达在维多利亚女王大厦的办公室被一名白人小混混用铁棍打死,白人小混混砸开他的办公桌,抢走了11英镑,这一罪行震惊了悉尼。


袭击者弗雷德里克·达根被描述为“愚蠢的暴徒”,被判入狱12年。

自此之后,从1901年到1981年,80年的白澳政策让澳大利亚的华人失去了声音。

1981年,澳大利亚宣布彻底废除白澳政策,大量的中国人又一次涌入了澳大利亚。

悉尼市长成了汉人。达尔文市长是华人。墨尔本市长也是华人。


你会发现澳大利亚的这些华人和下图这种美国的华人完全不一样。



因为澳大利亚的华人是真的威胁到了土澳囚犯生存空间

澳大利亚和欧美加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如果说欧美带有一种傲慢和鄙视,澳大利亚则是对黄种人就有一种恐惧,为了打肿脸充胖子,屁颠儿屁颠儿的跟在欧美后面一块歧视,实际上他心最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华人网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