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独成立前的!客舱内部画面流出!!客舱内部画面流出!实况实况政府虽然多如今美国TikTok已经拥有了1.7亿美区用户,这一决定对这些活跃用户来说,无疑是自己网络家园的粗暴摧毁,他们将失去日常冲浪的乐趣,急需寻找一个可以分享和交流日常生活的乐土。对于这些美国用户来说,其实移居Facebook或者Instagram或许才是最佳选择,毕竟——这两个平台拥有得天独厚的英文语言环境,更西化的社交媒体风格。但他们,仍然毅然决然选择了漂洋过海进军小红书——一个中文为主要载体的社交平台。其中的意味显而易见——对于美国粗暴终止TikTok的一种文化反抗! 他们艰难地使用认知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中文单子:“中国”、“你好”、“朋友”、“谢谢”,参杂着书面而非口语化的正规英文,涌入小红书向中国用户表达自己失去TikTok社交平台的处境。 #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这一标签之下,截至1月14日下午5点,已经有11万条相关笔记!“笑死了,我们宁愿真的用一个中国App,也绝对不用Ins和YouTube。”难民@Ugh的一条评论视频,获得了28K赞。 图源:小红书@@Ugh这一趋势,还直接推动了小红书在苹果美国应用商店的下载量飙升至第一位! 而小红书用户在被英语突然包围的短暂震惊后,也迅速表达了对这些“难民”的热烈欢迎!这些小红书原住民们使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热情:点赞!收藏!评论!和关注!由于担心中西方文化有壁垒,美国人民和小红书原住民的这次碰面显得礼貌又谦逊,“宠物”成为了双方之间最佳的“交流货币”,一猫在手,超越国界和语言,中西方破冰无往不利! 图源:小红书@LaurenElizabeth“Cat Tax”也瞬间成为小红书热门词条!“猫税”的意思就是:展示了自家的猫猫,你就拥有了被小红书原住民认可的入驻资格! 小红书网友们,针对TikTok在美国面临“不卖就禁”的遭遇,立刻给小红书管理团队发出预见性的建议:“已经给小红书CEO建议,让他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后上美国国会听证会用得着。” 新马网民笑而不语早已融入独成立前的!客舱内部画面流出!!客舱内部画面流出!实况实况政府虽然多在这波中西方网民大型碰面会的狂欢气氛之下,却有另一波人默默笑而不语,他们便是——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用户。在美国用户还在小心翼翼试探小红书原住民的边界、用缴纳“猫税”的方式慢慢融入社区、发出“帮你们做英文作业”的橄榄枝博取好感的时候。得益于华文和英文的双语教育,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用户早已经悄咪咪融入小红书的氛围,玩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666!目前已知的数据有,早在2022年,在马来西亚就有150万华人使用小红书。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用户的特点是: 他们不会像TikTok难民一样,傻乎乎用自己的真名注册账号。 为了标记出自己的地点加以区分,他们在标题中往往会用“新加坡”“大马”或者国旗来区分目标用户。 由于双语教育,他们往往从标题开始就存在中英文夹杂的情况。 对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这部分用户来说,TikTok难民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小红书生态。至于小红书的社区规则?这些用户早就是已经具有三年以上的“老小红书人”了,表情包、小红书习惯用语、社区礼仪,他们更是门清!写华文?没有问题,听说读写都交流没有障碍。换成英文?更没有问题,哪怕是美国口语缩写也可以放马过来。 很多新马小红书用户已经习惯于在平台上分享日常了根据小红书在2022年的统计,新加坡用户有约55万人,而马来西亚则大概有150万人!他们早已自成“新马区”一派,每天讨论的重点主要是: 对于这部分TikTok难民来说,新马用户俨然已经融入小红书这个社群,他一方面将当时使用最广泛的英语作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推动新加坡之后和国际接轨的发展,也为了平衡新加坡多民族融合的矛盾,避免华人以“华语立国”,从而对其他民族产生较强的文化压制。是绝对傲然难民的“原住民”一派!这里不得已夸赞一下李光耀和整个新加坡社会对华文重要性的远见,1979年开始李光耀总理发起了华语运动,鼓励新加坡华人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华文华语,加强新加坡人对华族的文化认知。 图源:海峡时报一方面他又完全认同华语在寻根和文化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语言会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建立和发展,发展华语便是认同华族文化,更为之后新加坡和日益壮大的中国之间的交往铺平了道路。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