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聚焦《财政预算案》:特区政府大手动用财政储备纾困是顺应民情的必要举措 中新社香港2月27日电 香港多家媒体27日社评聚焦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其中,《文汇报》在社评中表示,特区政府大手动用财政储备纾困,撑企业保就业,是顺应民情、纾缓社会气氛的必要举措。 《文汇报》27日发表题为《赤字财政纾困接地气不因循 长远需提振经济保财政稳健》的社评。社评指出,在经济急跌、企业结业裁员潮恐将迭起的特殊情况下,特区政府大手动用财政储备纾困,撑企业保就业,是顺应民情、纾缓社会气氛的必要举措,显示特区政府理财思维“接地气”、不因循;而且即使出现较大财赤预算,但仍在可负担范围之内,符合用得其所的“理财新哲学”。 社评表示,在2019年下半年黑暴冲击、2020年以来疫症肆虐的双重夹击下,香港经济陷入“寒冬”,消费停顿、百业萧条,中小企和普罗市民尤其苦不堪言。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预算案推出高达1200亿港元的大规模逆周期措施,当中最受关注的是“全民派钱”,这项“应急钱”措施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社评亦指,香港仍拥有丰厚储备,经济基础良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已落实一年,特区政府应放眼长远、加快布局,既要重视防疫抗疫、纾困救急,在疫情过去后更要加强与内地的经济、社会互联互通,互补共赢,扩大产业交融和消费市场一体化,令经济早日复苏,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大公报》发表题为《预算案纾民困帮企业应予大力支持》的社评。社评指出,黑色暴乱未了,新冠肺炎肆虐,香港经济雪上加霜,企业叫苦连天,民生百上加斤。社会对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有很高的期待,派钱纾困成为全民共识,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进行了一轮“期望管理”后,最终宣布人均派钱一万港元,达到民意期望的最高值。 社评表示,事实上,派钱的正面效果多多,不仅可解市民燃眉之急,更能刺激消费,收到撑经济、稳企业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这些年社会上积累了不少怨气,而派钱有提振民心之效。 社评又指,此次预算案不同凡响,既有及时纾困措施,也有成立“香港增长组合”投资组合等具前瞻性的举措。可以说,预算案慷慨派钱固然可喜,而特区政府转变施政及理财之理念,做到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应使则使,显然更加可贵,相信再挑剔的人此次也会“收货”。 《香港商报》则发表题为《财爷“放水”孚众望》、《预算案应作长期考量》两篇社评。社评指出,今年财政预算案所传达的信息是明确清晰的,特区政府希望以多个短期的纾缓措施保就业撑企业,同时落实各种政策确保香港经济继续增长。富裕不是永恒的,特区政府在困境中积极帮忙,但我们不能每年都奢望政府派1万元。香港人必须艰苦努力,培养自力更生的能力,避免因疫情及政府资助等理由而丧失工作意愿。今年香港经济面对一座高山,特区政府、商界及市民必须同心协力、跨过难关。 社评又指,财政预算案公布的纾困措施,一方面回应了近期社会各界及市民的普遍诉求,纾缓市民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亦能与早前公布的300亿港元“防疫抗疫基金”互补,减轻中小企业面对的经营压力。但是当政府重点支援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酒店、旅游、饮食等行业后,还须进一步将支援政策扩展至其他中小企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撑企业、保就业”的目标。(完) 【编辑:孙静波】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